一、课程简介
乒乓球专项课程是通过体育教育教学手段和科学的锻炼过程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掌握增进健康的技能和方法,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本课程主要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战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乒乓球运动基本技、战术和理论知识。全面提高乒乓球技战术水平和比赛能力,加深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培养运动的乐趣与习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二、思政育人
(一)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头脑。
(二)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锻炼身体好习惯,增强自身体质。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道德与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三、课程任务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比赛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乒乓球活动,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了解和基本掌握乒乓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基本具备担任基层小型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工作的能力,提高观赏乒乓球比赛的水平和能力。
(三)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乒乓球理论知识.巩固基本技术,提高乒乓球的结合技术以及比赛的基本战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比例
 
  
   | 类别 | 教学内容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总学时 | 百分比 | 
  
   | 理论 部分 | 1.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3.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4.卫生保健知识;5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6.乒乓球运动概况及竞赛组织和规则裁判法;7.理论考试。 | 4 | 4 | 8 | 11.1 | 
  
   | 素质部分 | 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专项素质 | 11 | 11 | 22 | 30.6 | 
  
   | 实 践 部 分 | 技术 | 1.步法;2.握拍、站位及准备姿势;3.发球和接发球;4.推挡球;5.正手攻球;6.搓球;7.组合技术 | 21 | 21 | 42 | 58.3 | 
  
   | 战术及 比赛 | 1. 发球抢攻战术;2.推攻战术;3.双打;4.教学比赛 | 
  
   | 总学时 | 36 | 36 | 72 | 100 | 
 
五、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内容
 
  
   | 序号 | 必讲理论内容 | 年级 | 课次 | 选讲理论内容 | 
  
   | 1 |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 一年级 | 1 | 运动医疗保健知识及康复体育疗法 | 
  
   | 2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一二年级 | 1 | 体育名人、名言及体育趣事趣闻 | 
  
   | 3 | 卫生保健知识 | 一年级 | 2 | 走入社会后自学、自娱、自练及辅导他人的方法 | 
  
   | 4 | 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 二年级 | 1 | 
  
   | 5 | 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 二年级 | 2 |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何遵纪守法、维护自身运动权益 | 
  
   | 6 | 乒乓球运动概述及竞赛组织与裁判法 | 一二年级 | 3 | 
 
(二)基本技术
1.握拍方法、站位、准备姿势
2.步法:单步、换步、侧身步、交叉步
3.发球与接发球:平击球、下旋球、左(右)侧上(下)旋球
4.推挡:挡球、快推(拨球)
5.攻球:正手近台攻球、正手中远台攻球(介绍直拍横打)
6.搓球:正、反手慢搓
7.正手拉球(介绍弧圈球)
8.组合技术练习
(三)基本战术
1.发球抢攻战术
2.推攻战术
3.双打的配对、站位及移动,双打练习及比赛
(四)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单打
2.双打
3.团体比赛
(五)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发展灵敏性,反应移动速度,挥拍速率力量
2.一般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
六、考核内容、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考核内容
 
  
   
    | 学期 | 态度 | 选项内容 | 身体素质 | 
   
    | 男 | 女 | 男/女 | 男/女 | 
   
    | 第一学期 | 5% | 发球 | 1000米跑 | 800米跑 | 一分钟跳绳 | 50米跑 | 
   
    | 推挡 | 
   
    | 40% | 20% | 20% | 15% | 
   
    | 第二学期 | 5% | 正手攻球 | 2400米跑 | 2000米跑 | 立定跳远 | 体育理论 | 
   
    | 搓球 | 
   
    | 40% | 20% | 20% | 15% | 
  
 
 
(二)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
1.发球技评:发平击球、下旋球及各类旋转球,计成功率和技评。
评分细则:详见《乒乓球选项课技评考核标准》
2.推挡达标技评:详见《乒乓球选项课考核成绩评分表》、《乒乓球选项课技评考核标准》
3.身体素质:评分标准见«苏州科技大学体育课身体素质项目考核评分表»
第二学期
1.正手攻球达标技评:详见《乒乓球选项课考核成绩评分表》、《乒乓球选项课技评考核标准》
2.搓球技评:男生连续搓20个来回为及格起评分;女生连续搓15个为及格起评分。详见《乒乓球选项课技评考核标准》
3.发球技评:按指定的发球区域从1—5发2个轮回。(详见表1.表3)。详见《乒乓球发球区域》、《乒乓球选项课技评考核标准》
表1    乒乓球选项课考核成绩评分表
 
  
   
    |      项目 分数 | 推挡 | 正手攻球 | 左推右攻 | 比赛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100 | 60~ | 50~ | 60~ | 50~ | 25~ | 20~ | 1 | 
   
    | 90 | 50~59 | 40~49 | 50~59 | 40~49 | 20~24 | 17~19 | 2~6 | 
   
    | 80 | 40~49 | 30~39 | 40~49 | 30~39 | 16~19 | 14~16 | 7~12 | 
   
    | 70 | 30~39 | 20~29 | 30~39 | 20~29 | 12~15 | 11~13 | 13~20 | 
   
    | 60 | 20~29 | 15~19 | 20~29 | 15~19 | 8~11 | 8~10 | 21~28 | 
   
    | 50 | 10~19 | 7~14 | 10~19 | 7~14 | 5~7 | 5~7 | 29~32 | 
   
    | 40 | 9 | 6 | 9 | 6 | 4 | 4 | 
 | 
   
    | 30 | 
 | 
 | 
 | 
 | 
 | 
 | 
 | 
   
    | 20 | 7 | 5 | 7 | 5 | 3 | 3 | 
 | 
   
    | 10 | 5 | 3 | 5 | 3 | 2 | 2 | 
 | 
   
    | 说明 | 1推挡、攻球、左推右攻各为1分钟计数; 2.在计数同时考察技评;达标与技评各占50% | 
  
 
 
表2    乒乓球选项课技评考核标准
 
  
   
    |        项目 等级 | 反手推挡、正手攻球、搓球、发球 | 
   
    | 优(90~) | 动作正确规范、协调利落,挥拍过程连贯,发力集中,还原及时 发球:有旋转、落点、速度变化,成功率90%以上 | 
   
    | 良(80~89) | 动作基本正确,发力集中、较协调 发球:有落点、速度变化,成功率80% | 
   
    | 中(70~79) | 动作基本正确,但击球无力,有僵硬感 发球:有落点变化,成功率70% | 
   
    | 及(60~69) | 动作僵硬、不够协调,但无根本性错误 发球:发球有落点变化,成功率60% | 
   
    | 不及格(59~) | 动作有严重错误 发球:发球无落点,成功率不足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