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项目,是一项全面锻炼和健全体魄的良好手段。经常参加该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机智、果敢、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思想品质。
足球是融整体性、对抗性、多变性于一体,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项集体对抗运动。本课程主要传授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战术以及足球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
二、思政育人
(一)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二)掌握足球基本技术、战术,提高实战能力,在实践中提高组织、管理、协作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教育。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公平竞争,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风尚。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勇敢顽强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养成在足球运动中讲文明、重礼仪的风范,发展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及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并有积极进取、公平竞争的意识,提高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三、课程任务
(一)通过足球运动和常规的体育锻炼,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体质,使之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二)通过足球运动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及简单的战术配合,促进学生经常参加足球运动。
(三)使学生掌握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法,提高观赏足球比赛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比例
 
  
   
    类别  | 
    教学内容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总学时  | 
    百分比  | 
   
   
    理论 部分  | 
    1.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3.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4.卫生保健知识;5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6.足球运动概况及竞赛组织和规则裁判法;7.理论考试。  | 
    4  | 
    4  | 
    8  | 
    11.1  | 
   
   
    素质部分  | 
    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  | 
    11  | 
    11  | 
    22  | 
    30.6  | 
   
   
    实践部分  | 
    技术  | 
    颠球、踢球、运球、停球、掷界外球  | 
    21  | 
    21  | 
    42  | 
    58.3  | 
   
   
    战术及 比赛  | 
    局部进攻战术、整体战术、教学比赛  | 
   
   
    总学时  | 
    36  | 
    36  | 
    72  | 
    100  | 
   
  
 
 
五、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内容
 
  
   序号  | 
   必讲理论内容  | 
   年级  | 
   课次  | 
   选讲理论内容  | 
  
  
   1  |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 
   一年级  | 
   1  | 
   运动医疗保健知识及康复体育疗法  | 
  
  
   2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一、二年级  | 
   1  | 
   体育名人、名言及体育趣事趣闻  | 
  
  
   3  | 
   卫生保健知识  | 
   一年级  | 
   2  | 
   走入社会后自学、自娱、自练及辅导他人的方法  | 
  
  
   4  | 
   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 
   二年级  | 
   1  | 
  
  
   5  | 
   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 
   二年级  | 
   2  |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何遵纪守法、维护自身运动权益  | 
  
  
   6  | 
   足球运动概述及竞赛组织与规则、裁判法 足球比赛阵型及攻防原则和技战术分析  | 
   一二年级  | 
   3  | 
  
 
(二)基本技术
1.颠球:正脚背、大腿颠球
2.脚内侧踢、停球
3.脚背内侧踢球
4.脚背正面踢球
5.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内、外侧运球
6.掷界外球(原地和助跑)
(三)基本战术
1.基础配合:直传斜插二过一,斜传直插二过一
2.局部战术:边路下底传中、中路包抄射门,中路短传配合渗透进攻
3.整体战术:局部“4-2”抢截,阵型配备教学比赛(以8人制为主)
(四)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
六、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考试内容:
 
  
   
    学 期  | 
    态度  | 
    专项技术  | 
    身体素质  | 
   
   
    第一学期  | 
    5%  | 
    颠球  | 
    800米跑  | 
    一分钟跳绳  | 
    50米跑  | 
   
   
    运球绕杆射门  | 
   
   
    40%  | 
    20%  | 
    20%  | 
    15%  | 
   
   
    第二学期  | 
    5%  | 
    脚内侧传球  | 
    2000米跑  | 
    立定跳远  | 
    体育理论上  | 
   
   
    足球实践能力  | 
   
   
    40%  | 
    20%  | 
    20%  | 
    15%  | 
   
  
 
 
(二)考试方法:
1.颠球:用脚背正面以及其它合法部位进行连续颠球,足球不能落地,球落地即为结束,以最多一次的颠球次数计算成绩(共3次)。
2.绕杆射门:距离球门15米处放置第一标志物,然后每相距离3米依次放置一标志物,共六个标志物,最后一标志物为起点,学生必须带球运球绕过当中的四个标志物后方可射门,人、球皆不得漏过和分过,以足球越过球门线为结束,以最短一次时间计算成绩(共3次)。
3.踢远:用脚的任何部位分别踢三个定位球,以其中最远的球的落点的垂直距离计算成绩。
4.教学比赛和裁判能力考核: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成若干支球队进行相互对抗,同时安排学生裁判进行裁判工作的实践,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评分。
5.身体素质:评分标准详见«苏州科技大学体育课身体素质项目考核评分表»
(三)评分细则:
 
  
   得  分  | 
   100  | 
   95  | 
   90  | 
   85  | 
   80  | 
   75  | 
   70  | 
   65  | 
   60  | 
   55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颠球 (个)  | 
   35  | 
   30  | 
   25  | 
   20  | 
   15  | 
   11  | 
   8  | 
   6  | 
   5  | 
   4  | 
   
  | 
   3  | 
   
  | 
   2  | 
   
  | 
   1  | 
   
  | 
  
  
    绕杆射门(秒)  | 
   8  | 
   8.5  | 
   9  | 
   9.5  | 
   10  | 
   10.5  | 
   11  | 
   11.5  | 
   12  | 
   12.5  | 
   13  | 
   13.5  | 
   14  | 
   14.5  | 
   15  | 
   15.5  | 
   16  | 
  
 
(四)两人传球技评:两人一组,相距10米左右,进行脚内侧传接球,10个来回。
 
  
   得分  | 
   90-100分  | 
   80-89分  | 
   70-79分  | 
   60-69分  | 
   60分以下  | 
  
  
   传球  | 
   动作标准,部位准确,传球到位,接球合理  | 
   动作较标准,部位较准确,传接球基本到位。  | 
   传接球动作,部位较协调,传、接球基本到位。  | 
   传接球到位,动作不太协调。  | 
   动作不协调,传球部位不准确却,接球不到位   |